产品搜索
电影《勇敢的心》表现了平民反抗君主、贵族的斗争,为广大平民所传唱、颂扬
周与诸子百家
周建立后很重大的一件事就是确定姓氏,这个事很受人轻视,我们现在也没把这个当做重大的东西。前面说了,周是华夏族,之所以中国被成为华夏,不是因为华夏族人一直延续至今,而是他的魂灵——姓氏法则流传至今,这是华夏族首创,后来所有的外来文化、外来民族都遵循了这个原则,是华夏族的这个魂灵同化了这片土地上的人,尽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已不是华夏族了,但人们都自认自己是华夏民族、炎黄子孙就是这个原因。
当然,当时的姓氏只有贵族、功臣才有,庶民、奴隶是没有的,有姓氏是尊贵的象征,当然也有例外,商的后裔被授姓为子,这个就有政治目的了,商的时候有了宗教,当时的神被成为上帝,下面的君主被成为下帝,就是天地一体,君命难违,令天下归心的意思;周为了打破这个宗教制约,想出了一个绝招,称我是上天的儿子,派到下面来收拾你这个下帝的,干完事儿我还回天上去。大家觉得周的解释正确,一起打掉了商,四年后,周武王回天上去了——死了。真是事事应验。商的后代觉得你的事干完了,我们也改好了,应该把天下还给我们,就反了,周公旦将之镇压,然后又找了个理由,说商是帝喾(五帝之一)后裔契的子孙,而周是黄帝(三皇之首)的后裔,商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周是天命下凡的人。这叫凡事压人一头,告诉商人我是正根儿,你们是偏旁,我是爸爸妈妈,你是儿子,我姓姬,女臣,生你的人和上天的臣子,你是子,没啥解释,儿子就得听父母的话。嘿,这招真灵,从此商人服气了,宋襄公之后商人全体不问政治都搞经济去了——经商了。周灭了之后,商的后裔估计不愿意姓子,跟别人一介绍自己:“我姓子,儿子的子。”太难受了,谁愿意跟谁都说自己是儿子啊,所以很多就改姓商了。
现在基督教盛行,他们的头也叫上帝,虽然是译音,是否可以意淫为商人把思想传到西方,现在向华夏来讨要当初失去的权利呢?从前经商的人没有社会地位,现在商人受到前所未有的羡慕,难道该商复兴吗?权当笑谈吧。
有了姓氏国家就能兴旺,文明就能发展延续,这在后来都得到了证实,所以这是周的伟大贡献。
当然,姓氏也有问题,因为姓氏代表尊贵,姓氏代表专属,有姓氏的人占据统治地位,他们掌握了绝大部分资源——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政治资源又包含了两个重要的东西,管理权和宗教。于是贵族们可以让自己的儿孙世世代代接班世袭,他们想永葆资源的独享。
周朝很少听到农民起义或奴隶起义的故事,虽然可能是史书故意漏记,主要应该是规模太小,没有对封建造成冲击。周朝主要是贵族之间的斗争,可以称为分赃不均的龌龊战争,争夺的主要是经济资源和人口资源(农民和奴隶)。
西周由于文明先进、武力强悍、人口众多、宗教神秘,占据了当时最好的地区,为防其他部落复制自己,同时防止游牧民族的骚扰,把功臣、亲戚分封在四周拱卫,自认为高枕无忧了,这在现在都会认为很可笑,在当时,没有人能想出颠覆他的办法,人们觉得就该如此,这样是最合理的,这包括了几百年后诞生的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层层、一级级的,多好呀。
回过头来我们看第二章的那个公式,诞生之初发展都是缓慢的,后来突变才使得发展加快,并形成长期的规律。文明社会也是如此,商朝可以看为1,周朝可以看为2,陈胜吴广起义可以看为1000,之后是王朝更迭,最后,最后再说。
既然世界暗含着这样的规律,那周朝也不可能这么平稳地走下去,人类不是恐龙,满足于每日吃下几吨食物就完了,人类有情感,天天叫我干活,我就想休息,天天什么都不叫我干,我自己找事干(没事找事儿)。
周幽王找了个事儿,千金博一笑,烽火戏诸侯,干了这事儿,他开心了,也巧了,正好犬戎发现了破绽,也正好有力量玩一把,狠弄了周朝一下,周朝疼了,老实了几百年,几百年后,后代忘记了痛,又开始折腾,这回是觉得,天天这么上下分明、始终如一,太烦了,就没点儿新花样吗,干嘛每年都要跑你家拜年,给你磕头,接受你赏赐,没劲,我自己管自己也挺好,没你我也能活,而且还过得自由自在——可见此时的经济发展极为迅速。于是诸侯国的贵族在内心呐喊:自由!!!!
贵族的自由运动很快实现了,名义的东周,实际的春秋时期来临了。
电影《勇敢的心》表现了平民反抗君主、贵族的斗争,为广大平民所传唱、颂扬,因为平民多嘛。贵族们反抗君主的斗争就不得烟抽了,他们是相对于君主的多数,相对于平民的少数,所以当代不会逢迎他们,只有孔子这样的贵族后裔才推崇他们。
贵族的自由斗争取得了成功,把当时的年代变为了无政府状态,无统一领导,各自为政,就可以称为无政府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思想大爆发,不论希腊还是中国,思想家们走到了前台。
贵族有知识、有资源、有野心,他们愿意奉献资源得到未来,于是贵族拿出了金钱,思想家们拿出了理论,他们的眼光离弃了眼前,放远到未来。

周建立后很重大的一件事就是确定姓氏,这个事很受人轻视,我们现在也没把这个当做重大的东西。前面说了,周是华夏族,之所以中国被成为华夏,不是因为华夏族人一直延续至今,而是他的魂灵——姓氏法则流传至今,这是华夏族首创,后来所有的外来文化、外来民族都遵循了这个原则,是华夏族的这个魂灵同化了这片土地上的人,尽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已不是华夏族了,但人们都自认自己是华夏民族、炎黄子孙就是这个原因。
当然,当时的姓氏只有贵族、功臣才有,庶民、奴隶是没有的,有姓氏是尊贵的象征,当然也有例外,商的后裔被授姓为子,这个就有政治目的了,商的时候有了宗教,当时的神被成为上帝,下面的君主被成为下帝,就是天地一体,君命难违,令天下归心的意思;周为了打破这个宗教制约,想出了一个绝招,称我是上天的儿子,派到下面来收拾你这个下帝的,干完事儿我还回天上去。大家觉得周的解释正确,一起打掉了商,四年后,周武王回天上去了——死了。真是事事应验。商的后代觉得你的事干完了,我们也改好了,应该把天下还给我们,就反了,周公旦将之镇压,然后又找了个理由,说商是帝喾(五帝之一)后裔契的子孙,而周是黄帝(三皇之首)的后裔,商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周是天命下凡的人。这叫凡事压人一头,告诉商人我是正根儿,你们是偏旁,我是爸爸妈妈,你是儿子,我姓姬,女臣,生你的人和上天的臣子,你是子,没啥解释,儿子就得听父母的话。嘿,这招真灵,从此商人服气了,宋襄公之后商人全体不问政治都搞经济去了——经商了。周灭了之后,商的后裔估计不愿意姓子,跟别人一介绍自己:“我姓子,儿子的子。”太难受了,谁愿意跟谁都说自己是儿子啊,所以很多就改姓商了。

现在基督教盛行,他们的头也叫上帝,虽然是译音,是否可以意淫为商人把思想传到西方,现在向华夏来讨要当初失去的权利呢?从前经商的人没有社会地位,现在商人受到前所未有的羡慕,难道该商复兴吗?权当笑谈吧。
有了姓氏国家就能兴旺,文明就能发展延续,这在后来都得到了证实,所以这是周的伟大贡献。
当然,姓氏也有问题,因为姓氏代表尊贵,姓氏代表专属,有姓氏的人占据统治地位,他们掌握了绝大部分资源——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政治资源又包含了两个重要的东西,管理权和宗教。于是贵族们可以让自己的儿孙世世代代接班世袭,他们想永葆资源的独享。
周朝很少听到农民起义或奴隶起义的故事,虽然可能是史书故意漏记,主要应该是规模太小,没有对封建造成冲击。周朝主要是贵族之间的斗争,可以称为分赃不均的龌龊战争,争夺的主要是经济资源和人口资源(农民和奴隶)。
西周由于文明先进、武力强悍、人口众多、宗教神秘,占据了当时最好的地区,为防其他部落复制自己,同时防止游牧民族的骚扰,把功臣、亲戚分封在四周拱卫,自认为高枕无忧了,这在现在都会认为很可笑,在当时,没有人能想出颠覆他的办法,人们觉得就该如此,这样是最合理的,这包括了几百年后诞生的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层层、一级级的,多好呀。
回过头来我们看第二章的那个公式,诞生之初发展都是缓慢的,后来突变才使得发展加快,并形成长期的规律。文明社会也是如此,商朝可以看为1,周朝可以看为2,陈胜吴广起义可以看为1000,之后是王朝更迭,最后,最后再说。
既然世界暗含着这样的规律,那周朝也不可能这么平稳地走下去,人类不是恐龙,满足于每日吃下几吨食物就完了,人类有情感,天天叫我干活,我就想休息,天天什么都不叫我干,我自己找事干(没事找事儿)。
周幽王找了个事儿,千金博一笑,烽火戏诸侯,干了这事儿,他开心了,也巧了,正好犬戎发现了破绽,也正好有力量玩一把,狠弄了周朝一下,周朝疼了,老实了几百年,几百年后,后代忘记了痛,又开始折腾,这回是觉得,天天这么上下分明、始终如一,太烦了,就没点儿新花样吗,干嘛每年都要跑你家拜年,给你磕头,接受你赏赐,没劲,我自己管自己也挺好,没你我也能活,而且还过得自由自在——可见此时的经济发展极为迅速。于是诸侯国的贵族在内心呐喊:自由!!!!

贵族的自由运动很快实现了,名义的东周,实际的春秋时期来临了。
电影《勇敢的心》表现了平民反抗君主、贵族的斗争,为广大平民所传唱、颂扬,因为平民多嘛。贵族们反抗君主的斗争就不得烟抽了,他们是相对于君主的多数,相对于平民的少数,所以当代不会逢迎他们,只有孔子这样的贵族后裔才推崇他们。
贵族的自由斗争取得了成功,把当时的年代变为了无政府状态,无统一领导,各自为政,就可以称为无政府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思想大爆发,不论希腊还是中国,思想家们走到了前台。
贵族有知识、有资源、有野心,他们愿意奉献资源得到未来,于是贵族拿出了金钱,思想家们拿出了理论,他们的眼光离弃了眼前,放远到未来。
附件下载:qdzsamc.com (已下载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