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解酸化生物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开发的水处理新技术,水解酸化工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啤酒废水、纺织印染废水、合成橡胶废水等类型的废水处理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水解酸化工艺的探讨其实是从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开始的,经过反复试验和理论分析,逐步发展为水解酸化生物处理工艺。水解酸化法既可提高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又为好氧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物料的厌氧生物降解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水解阶段,微生物通过释放胞外自由酶或连接在细胞外壁上的固定酶来完成生物催化氧化反应主要指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及其水溶物。二是发酵或酸化阶段,酸化菌将上述小分子转化为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主要产物有挥发性脂肪酸、醇类、乳酸等。三是产乙酸阶段,指上一阶段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及新的细胞物质。四是产甲烷阶段,指上一阶段产物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及新的细胞物质。水解酸化工艺就是考虑到产甲烷菌与水解产酸菌生长速度不同,将厌氧处理控制在反应时间较短的厌氧处理第一和第二阶段,即在大量水解细菌、酸化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水解酸化生物处理工艺特:
采用水解酸化池较之全过程的厌氧池或曝气池具有以下特点:
1.不需要曝气系统,也不需要密闭池体,不需要搅拌器,也不需要三相分离器,大大降低了造价和运行、维护费用。
2.由于水解、酸化反应迅速,故有效水力停留时间短,水解反应池体积小,节省了土建投资。
3.由于反应控制在第二阶段完成前,出水无厌氧发酵的难闻气味,改善了污水厂站的环境。
4.能有效降解有机物,具有污泥消化池的功能,减少了污泥量,能实现污水、污泥一次处理。
5.水解、酸化阶段的产物是小分子有机物,可生化性较好,若结合后续好氧工艺使用,实践证明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